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寻求继续教育,众多培训中心、在线或移动端课程公司纷纷加入分一杯羹,有人因此担心传统高等院校将无法应对这一挑战。
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构EntangledSolutions的专栏作家MichaelB. Horn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的院校应利用这一宝贵财富打造各自的创新中心,不仅为成人学员也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Horn先生表示。
继续教育项目,不论函授还是以其他形式,都可随时试验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学习模式,创新课程形式以增收,同时搭建起与企业合作的桥梁。
绝大多数继续教育项目相对传统高校课程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它们需要积极响应行业和客户需求,且通常具备“创业思维”,这对引领突破性创新至关重要。
早在191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函授教育倡导人Charles McCarthy就自豪地描述了当时这一新兴教育模式相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贵族般”优势。他将威斯康星州函授教育分部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该机构独特的师资、管理和自由支配的拨款。
但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这一“自治权”,否则将有可能被层出不穷的其他课程学校赶超。不仅要将继续教育作为整体创新战略的关键部分,还要增加对其战略投资,甚至不惜取代部分传统高校课程。
继续教育也是当今按需学习模式的一个形式。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继续教育学校就提供了“滚动式报名”的自主在线课程——学生可随时开始或结束学习,时间跨度从两周到半年不等。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的继续和专业学习学院甚至为学员提供了丰厚的学费补贴。同时学员还可以申请州政府和联邦资助。
近年来,以学员实力提升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已成一大趋势。美国教育部近期直接审核并批准了几个教育项目,其中之一就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随着高校将全球生源视为保持收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大关键,继续教育也将目光投向海外。海外成人留学生特别青睐时短价廉的非学位课程。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就提供了面向全球30多个国家的国际课程,并给留学生提供在当地公司实习和可选实训的机会。
总而言之,继续教育处于令人欣羡的位置,Horn先生呼吁各大高校抓住时机并相应增加投资。
MichaelB. Horn提出的未来继续教育十大趋势:
继续教育项目将促进按需学习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将创新学生资助方式
继续教育项目将采取学员实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继续教育行业将出现新的主流文凭体系
继续教育学院将大力提升学员职业服务
继续教育学院将携手企业定制员工培训项目
美国继续教育项目将服务更多全球学员
继续教育学院将熟练掌握社会宣传和工作流程转换优化
继续教育学院将促进各高校改革
继续教育学院将培养战略性公私行业合作伙伴关系
12月27日,国务院网站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该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其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有哪些?
在“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部分,《规划》提到,要建设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宽带乡村建设,推广农村电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网点进村等信息服务;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就业、养老、教育、职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工伤、生育、法律服务等信息全国联网,构建线上线下相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
在“优先行动”部分,教育相关的行动有“网络扶贫行动”中的“实施网络扶智工程”,以及“在线教育普惠行动”。
实施网络扶智工程
在“网络扶贫行动”部分,《规划》提出,要实施网络扶智工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推动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加强对县、乡、村各级工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丰富网络专业知识。支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基层服务项目参加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开展网络创业创新,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在线教育普惠行动
行动目标:到2018年,“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显著进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促进在线教育发展。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具有学科专业和现代教学技术优势的高等院校开放共享优质课程,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服务。支持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开展在线教育。
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创新,鼓励高等院校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对在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开展在线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培训。
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面覆盖、网络教学环境全面普及,通过教育信息化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覆盖,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运用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优先引进前沿理论、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优质在线课程。积极推进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走出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